2010. 10 .1營養讀書會 會後分享 ^o^
導讀 生育醇-E與硒
營養讀書會Q&A: 生命發展
第一個月(W1~W4) 生命的初始
第三週,精子與卵子的相遇成受精卵,受精卵開始進行細胞分裂,並從輸卵管往子宮緩緩移動
第三週末,受精卵會到達子宮並埋入子宮內膜中,稱之為著床。在著床的過程中,受精卵必須牢固地附著在子宮內膜上,才能算是真正的受孕,否則,就會造成流產而被排出體外。
第四週(在受孕後一週內),受精卵順利著床之後,就會繼續分裂成長,發育成胚胎,雖然胚胎的大小還不到1公釐,但是,臉和四肢也才開始有些雛形,但重要的是,胎兒身體的主要器官就已經開始慢慢形成了。而神經管(為腦、脊髓的雛形)已經成形,之後前腦、中腦、脊髓、腦幹(生命中樞,掌管呼吸與心跳)與小腦相繼出現。
第二個月(W5~W8)快速發展的胚胎期
眼睛的結構在懷孕初期就已經發展成形,但是,寶寶的眼睛卻是始終是緊閉著
第五週,胚胎的四肢還只是個小肉芽,但是,心臟已經開始跳動,而神經系統與身體主要器官也開始快速發育。
第六週,寶寶雖然只有像蘋果種子一般大小(稱之為胚胎),但卻發育得很快,主要器官也開始成形,可說是麻雀雖小,五臟具全的小人兒囉!
第八週,可以由腹部超音波看到胎兒心跳,胚胎已具備人形,可見〝人模人樣〞,不但四肢與五官已逐漸成形,主要器官也快速地發育。可見頭部約佔全身二分之一,掌管思考與意識的大腦皮質開始形成。而周圍絨毛組織漸漸發育形成胎盤。
八週大的胎兒此時,身體常會扭來扭去,並發展出驚嚇反射(同時把手、腳甩出去),也出現了打嗝的動作。
第三個月(W9~W12) 性別分化胎兒期
寶寶的眼睛是閉著的,外耳已經成形,但還沒有作用。而體內主要的內臟器官已經發育完全,性器官也開始發育,男寶寶形成睪丸,女寶寶形成卵巢,只不過,還無法從外表以超音波掃瞄辨識寶寶的性別。
胎盤已完全發展成形,並有臍帶連接著寶寶,成為寶寶的生命支持系統。此外,羊水開始在寶寶周圍累積,寶寶可以在羊水中改變身體的方向。
懷孕八、九週左右,寶寶的牙齒、骨骼已經開始發育,如果準媽媽缺乏鈣質的話,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。
第九週(約受孕後6-7週),寶寶的四肢由小肉芽發育成軟骨,並形成明確的手指、腳指。腦的大小已經是六週時的四倍了,之後,神經細胞不斷地分化、增生。
第10週,寶寶就會藉著轉動身體與四肢來變換位置,並且出現小幅度的吞嚥動作。
第12週,軟骨發育出固化的中心,形成堅硬的骨頭。
第四個月(W13~W16) 小小探險家
第13至16週的準媽媽孕吐與疲倦的現象得到舒緩,寶寶的發展也逐漸穩定。清晰可見寶寶臉部五官和四肢,雙眼仍然緊閉。而15至20週之間,就開始發展寶寶的聽覺,耳朵已經可以聽到聲音。全身皮膚薄而透明,可以看到很細的血管,也開始出現胎毛。此時,性器官也發展趨至成熟階段,只是寶寶的雙腳總是交叉著,有時並不太容易透過超音波就能準確看出性別。
此時,寶寶在媽媽子宮裡非常地好動,出現相當協調的肢體動作。不但會旋轉自己的身體,也開始作些很複雜的動作,因為腦部神經系統與肌肉之間完成連結,像是吸大拇指、伸手抓臍帶等。不過,因為羊水的阻隔,準媽媽並不容易感覺到寶寶的活動。
第16週,寶寶的舌頭開始長出味蕾
第五個月(W17~W20) 肚子會動耶!
第17~20週,寶寶的頭部約佔全身三分之一,是個大頭小寶寶。此時,眼睛仍是緊閉著,但耳朵可以清楚地聽到聲音,體內大部份的器官正逐漸成熟,性器官也已經發育完成,可透過超音波掃瞄判斷男女。而寶寶現在全身長滿了胎毛,皮膚表面形成胎脂,皮下也長出一層脂肪,所以皮膚看起來已經不像之前那麼透明。寶寶在腹中的環境,胎盤已經發展完成,可以提供寶寶所需的養分,並負責排出廢物,此時,寶寶已經長得比胎盤還要大了。
第20週時,寶寶的身長約 16-25公分、體重約300-340公克。眼球可以緩慢地移動、味蕾已經發育完成、肚子裡小寶寶的手臂和腳常會動來動去,耳朵也能清楚地聽到聲音,有時還會因為外面的聲音太大而嚇一跳呢!
第六個月(W21~W24) 喜歡動手又動腳
懷孕中期的後段,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經常翻滾轉動,不但越來越有力氣,動作也越來越靈活。而寶寶除了「動手動腳」之外,有時,準媽媽還會感覺到寶寶正在咳嗽或打嗝,這是因為寶寶正在利用羊水進出肺部來練習呼吸!而除了肺臟之外,所有的重要器官都已經開始運作。
寶寶的皮下脂肪漸漸增加,但是皮膚還是很薄且多皺褶。此時,由於大腦控制意識思想的神經細胞正在發育,所以寶寶對於外界的動作、光線和聲音變得更敏感。同時也因為大腦發展趨近成熟,所以寶寶已經發展出睡眠與清醒交替的週期逐漸建立。如果,用特殊儀器測量胎兒此時的腦波變化,會發現胎兒的腦波與新生兒的腦波十分地類似。
這個期間,寶寶身長約 21-33公分、體重約570-650公克。寶寶開始有味覺的偏好,因為他已經可以嚐出羊水是酸、甜、苦還是辣了。
第22-25週,眼睛才能夠張開,開始練習眨眼睛。不過,就算胎兒的眼睛已經能夠張開,能看到的東西也不多,一方面是因為子宮裡很暗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胎兒的視覺範圍實在是很有限。
第七個月(W25~W28) 頭好壯壯的長大了
懷孕的第七個月,寶寶的眼睛不再緊閉,聽力已經發育完成。寶寶幾乎已經擁有的全部神經細胞,並且腦部各區的結構也發展完成也趨向成熟,不但反應變快,學習的能力也增加。只有少數區域會在出生後繼續增加細胞數量。不過,如果胎兒此時出生,反射動作以及動作協調性仍是不夠完全。等到出生後,新生兒一接觸到外界的感官刺激,神經細胞之間便開始快速地連結,於是形成複雜的大腦神經網路。但是,肺臟功能尚未完全成熟,尚需發展一種稱為「表面張力素」的物質,才能避免肺泡在兩次呼吸間塌陷。
第25週,寶寶開始對外界的聲音產生反應,寶寶的小腦袋就已經忙著處理在子宮裡聽到的各種聲音。
28週大的胎兒就有嗅覺了。胎兒的身長約26-37公分,體重約900-1100公克。如果寶寶在此時早產,需要在特別的照顧下,才有存活的希望。
第八個月(W29~W32) 準媽媽加油!
29週至32週的胎兒發展,寶寶的臉部皮膚變的更光滑,皺紋也減少了,全身皮膚呈現淡紅色。此時,除了肺臟之外,大多數的器官都已經發展至成熟階段,而寶寶經常將眼睛張開、閉上,並且可以隔著媽媽的肚皮,感覺到外界光線的變化。
第32週時,胎兒就能記得他每天聽到的音樂。
這時,寶寶的身長約40-43公分,體重約1500-1800公克。此時,寶寶為了出生作準備,體重快速增加並累積皮下脂肪,這樣才能在出生後保持體溫。
第九個月(W33~W36)媽媽寶寶完成準備
由於脂肪量的增加,寶寶皮膚的皺紋減少;而身上的胎毛逐漸消除,頭上也長滿頭髮,手指和腳指末端已經長出指甲。此時,寶寶的器官大致已經發育完全,正在持續增加體重,好為出生作準備。
第33週,寶寶的眼睛可以經常地閉合、張開,並且對光的改變敏感,可以透過母親的肚皮感覺到光線的變化。這是因為強光能夠穿過媽媽的肚皮、子宮壁,改變胎兒周遭環境的外觀,而這樣的視覺經驗,就像我們閉著眼睛往亮的地方看去是一樣的。
第36週,寶寶的身長約46-48公分,體重約2000-2600公克。寶寶因為身體太大了,已經很難在羊水裡旋轉自己的身體,所以只能動動手、動動腳。
從懷孕36週到生產這段時間,寶寶會從原本頭朝上的姿勢轉成頭朝下,並且胎位隨時都有可能下降(寶寶的頭降入骨盆)。不過胎位下降並不代表快要生了,通常準媽媽還要等上幾個星期。
第十個月(W37~W40) 進入倒數計時
寶寶的胎毛幾乎完全消除了,皮膚變得十分光滑,又因為體重增加不少的緣故,所以,寶寶看起來圓滾滾的,非常可愛喔!在這最後的階段中,寶寶做好了所有出生的準備,不但意識性與協調性已經建立,也具備了足夠的抵抗力。
寶寶繼續維持頭朝下的姿勢,並且頭部已經進入媽媽的骨盆,等到胎位一旦下降後,寶寶頭部就會在準媽媽骨盆空處完全固定住。
38週,還能察覺出不同類型的音樂。此外,音樂還能夠引起胎兒不同的情緒反應,像是:刺激、興奮、安定或放鬆等。
(懷孕週數:第41週) 超過預產期,請持續產檢
根據統計,大約有80%的寶寶會在媽媽肚子裡待上38週到42週,因此在預產期前後兩週生產都算是正常的範圍,一般說來,尤其是月經週期較長或是月經週期不穩定的女性,超過預產期才生產的可能性更大。不過即使現在過了預產期,妳仍必須持續每週一次的產檢,並與醫生保持密切的聯繫。除此之外,妳特別要特別注意懷孕的異常現象,像是:胎動次數突然明顯減少或是完全停止、陰道有不正常的分泌物…等等。總之,只要妳覺得有任何不對勁的狀況發生,就必須馬上到醫院檢查,才能保障寶寶的生命安全。
(懷孕週數:第42週)
過期姙娠,有催生的可能,且超過預產期,需要更詳細的檢查!
進入了懷孕第42週,在醫學上稱之為「過期妊娠」,是屬於高危險妊娠;根據統計,大約有10%的胎兒會晚於懷孕期42週後出生。雖然說,超過預產期兩週之內生產都算是正常的範圍,不過越晚生產,胎兒可能發生的危險狀況就越多,像是:臍帶受壓迫造成胎兒窘迫,羊水減少使得胎便濃度增加,造成新生兒吸入性肺炎;胎兒心跳可能減慢,增加吸入胎便的危險,胎兒生長遲滯,寶寶變成巨嬰的機率增大,胎兒出現「胎兒過熟症候群」…等等狀況,這些都會增加胎兒的罹病率與死亡率。而由於以上這些狀況都會影響胎兒的生命安全,因此,妳一定要持續產檢,並且密切注意自己是否出現懷孕的異常現象。除此之外,通常超過預產期一週後,醫師會建議妳接受更詳細的檢查,只要發現胎兒過大或是胎盤鈣化、羊水太少等情形,就可能建議妳接受催生安排;如果胎兒過大(>4000公克)或是臍帶血流、胎盤功能有問題時,就應該考慮剖腹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